發布時間:2021-02-05 15:07 作者:大興安嶺 來源:大興安嶺旅游網 熱度:68℃
新海南客戶端、南海網、南國都市報2月2日消息(記者 李紹遠)“昌化江畔木棉紅”和“霸王嶺上探雨林”一直以來是昌江旅游的兩張靚麗名片。然而,尼下昌化江畔木棉紅景觀與霸王嶺雨林景觀雖然同在七叉鎮,卻并未形成很好的聯動。昌江兩會期間,昌江政協委員代婧、謝來龍、鐘國俊3人帶來了《關于開發革命洞旅游資源聯通七叉大景區精品旅游線路的建議》,建議開放距離昌化江游船碼頭不遠的革命洞旅游資源,以此打通尼下——霸王嶺精品旅游線路“最后一公里”,實現七叉鎮大景區精品旅游線路聯通。
提案中指出,2019年,昌江啟動“冬登春賞”旅游季活動,借助“冬+春”“山嶺+田園”“文化旅游+體育旅游”等多種形式的串聯,烘托出“霸王嶺上探雨林,昌化江畔木棉紅”這一主題,試圖打造一條精品旅游路線。然而因多種因素,并未形成很好的聯動,游客無法快速實現尼下——霸王嶺的旅游路線。每到旅游旺季,游客蜂擁至尼下,乘船游覽“昌化江畔木棉紅”后原路返回,造成了非常大的交通運輸壓力。交通問題不能解決,讓游客體驗感差,減少了回頭客的數量,也間接影響了昌江旅游品牌的形象。
政協委員經實地考察了解,革命洞過去叫“母娘洞”,相傳是黎族美孚支祖先生活過的地方,是黎族的發源地之一。革命洞內洞穴寬大,內有鐘乳石、一線天等諸多壯麗奇景,而且背山面水,可以眺望昌化江,距離游船碼頭也不遠,可作為“昌化江畔木棉紅”的延伸景點。
當前,沿道路至革命洞的最后半公里是一段非常難行的石子路;另外從革命洞至昌化江邊也有一小段簡陋的石子路,能夠抵達風景秀麗的江畔沙灘。
提案中建議,充分開發革命洞的旅游資源,進一步完善道路設施建設;同時,把開發旅游與鄉村振興相結合,鼓勵當地老百姓發展餐飲、販賣紀念品等,增加群眾收入;也能讓霸王嶺和昌化江畔木棉紅景觀之間增加一處連接景點;游客實現從革命洞處經保由——白石嶺繼續前往大章——寶山——木棉花觀景臺——霸王嶺游覽的旅游路線。
提案中還建議,要充分挖掘革命洞的故事,將革命洞的故事、愛情洞的故事以及古生物、古人類的故事與七叉盆地特色黎族風情、昌化江畔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觀融合在一起,打造吸引眼球的旅游文化大片,全方位、全動感留住游客的心。
·END·
本文由 大興安嶺旅游網_旅游攻略_旅游景點_大興安嶺旅游局 授權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,謝謝!